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信州草衣寺 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注释: - 这首诗描写了信州草衣寺的景色和历史。 - "檐多山鸟啼":寺庙的屋檐上,山鸟的叫声此起彼伏。 - "山外玉为溪":山外的溪水清澈如玉。 -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树林似乎在生长,而塔峰则显得更加矮小。 -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许多僧侣归来如同过客一般
赵师秀的《信州草衣寺》,是宋代一首著名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芙蕖、空池、宴坐碑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的感慨。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芙蕖四五枝:芙蓉花(芙蕖)有四五枝,形容数量较多,且姿态优雅,在空寂的池塘边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空”字,既形容了池塘的空旷,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空灵。 2. 寂寞在空池: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芙蓉花孤立无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