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坐衲蒙头,岩扉花竹幽。
山明云罢雨,天迥月悬秋。
煮茗猿分饮,藏蔬鼠或偷。
道人方睡去,梦入五台游。
夏日书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孤坐衲蒙头,岩扉花竹幽。
山明云罢雨,天迥月悬秋。
煮茗猿分饮,藏蔬鼠或偷。
道人方睡去,梦入五台游。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夏日独自坐在山中,享受着宁静与自然带来的惬意。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字释义以及相关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1. 孤坐衲蒙头 - 独自一人静坐,头上盖着衲衣。衲衣是一种僧袍,用粗布缝制而成,简单朴素。这里的“衲”是和尚穿的衣物,而“蒙头”则表示闭目养神或冥想。 - 译文:独坐其中,以衲衣蒙头,静思冥想。 - 注释:「衲」在这里指的是僧人的服装,「蒙头」意味着闭上眼睛
诗句解析及翻译: 1. 夏日书怀: - 沧江无处不风波:描述沧江上无时不有风波,强调了自然的不可预测性和变化之迅猛。 - 欲理扁舟可奈何:表达了想要整理或管理自己的小舟却无能为力的无奈感。 2. 白发生涯人已老: - 白发生涯:指一个人在晚年时白发苍苍,岁月流逝,生活状态的变化。 - 人已老:直接指出年纪已大,生命进入老年阶段。 3. 绿阴时节雨偏多: - 绿阴时节:指春天或秋天,树木茂盛
【赏析】 此诗为作者客居广州时所作。首四句,抒写客中思归之情,而归期难卜;次四句,述己之生活无着、生计艰难;后四句,抒发对乱离时代的感慨。全诗虽未言及“家”,然其意已尽。 起句“云里无家何处归”,是说身在岭南,如游宦之人,身不由主,欲归无从。“云里”二句,承上而来。“平生踪迹尚依依”,是说自己平生的行踪,依然萦绕不去,不能忘怀。“休心阅世机常钝”,是说自己无心去理会世间的纷繁复杂之事,但机变迟钝
【注释】 1. 五更: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段,五更是夜半。 2. 清世:太平盛世。 3. 吏隐:指隐居于官府。 4. 此身还似旧山癯:此身,自己的身体;癯,瘦。比喻自己身体像从前在山林中一样消瘦。 5. 了知:明白了解。 6. 习静:习惯于静处,专心致志。 7. 时复长吟:时而吟诵。 8. 黑甜:香甜如梦的睡眠。 9. 生憎:很讨厌。 【赏析】 《夏日书怀》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题目的提示,按照要求作答。此诗首联“颇许身无事,乾坤觉气清”,意思是说诗人自己觉得十分清闲自在。“乾坤”指天地万物,“觉”有觉察之意,这里指诗人感到天地之间清朗、明朗
【注释】 百年无定著:一生没有固定的地方。著,住。老风尘:在风尘中老去。樱熟时将夏、花残岁不春:樱桃熟了,夏天来了,但花儿已凋零,春天过去了。平生底事:平常的事情。往古类何人:过去的人与今人相比如何?自叩惭惊汗,临风一怆神:自己敲着门,惭愧得出汗,面对风而伤感。 【赏析】 《夏日书怀》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所作。此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老大无成的悲愤情绪。全诗四联
注释: 宫柳阴浓殿阁深,冰㡡不受暑来侵。 夏日炎炎,宫苑中的柳树树荫浓密,殿楼深幽,冰㡡(táng,凉台)不惧暑热,依然清凉舒适。 南风未解吾民愠,惭愧苍生爱戴心。 南方的微风未能带走我心中对人民的忧虑和不满,深感惭愧,人民对我的深厚爱戴之情令我心生感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夏日书怀之作。首句“宫柳阴浓殿阁深,冰㡡不受暑来侵”,描绘了一个宫殿里的凉爽景象,宫柳遮阴浓密,深殿楼阁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