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访山寺,春风能借温。 柳桥通一水,柏径隐重门。 泉窦来何处,梅花别有村。 从容寻后约,假榻卧云根。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灵泉寺的诗。全诗以“游”为线索,写诗人游览灵泉寺所见所感。首句点出访寺的日子是“人日”。次句写春天到寺中,春风吹拂着山寺,使人感到温暖宜人,说明山寺环境幽静优美,景色怡人(或“春风能借温”)。第三、四句描绘了灵泉寺的景色:一座桥,通向一湾清流,两岸长满了柏树;一条小路,隐没在重重的院墙之内。“一水”、“重门”,写出了景物之幽深,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闲适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灵泉寺的古诗。诗中描绘了灵泉寺的美景和寺庙的历史,展现了诗人对灵泉寺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西来为访密公庐”,描述了诗人从西边而来,是为了探访密公庐这个地方。这里的“密公庐”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高僧,即唐代僧人法如海,他的住所被称为密公庐。 第二句“锡杖遥飞定此居”,描述了诗人在拜访密公庐后,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这里的“锡杖”是指僧人用来行走的工具
【注释】 游灵泉寺:游览灵泉寺。 扪萝缘磴道,隔叶望危峰:攀爬着竹藤上石阶小路,隔着树梢仰望险峻山峰。 云里传钟磬,天边出梵宫:在云中听到佛寺的钟磬声,从天边看见寺院的梵宫。 听经花雨坠,闻偈法轮空:听着佛经的声音如同飘落的花瓣,听着偈颂之声好像空虚的法轮。 莲社容沽酒,频年事远公:在莲花社聚会饮酒,经常为远公和尚的事情操心。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游灵泉寺时的所见所闻。首联两句写诗人登山寻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