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艳遥怜月色同,暗香披拂有无中。 一枝已觉春光破,不恨南邻笛里风。
素艳遥怜月色同,暗香披拂有无中。 一枝已觉春光破,不恨南邻笛里风。 注释:月光下,梅花的素色艳丽得让人怜爱,它散发出的暗香在周围弥漫,似乎无所不在。这梅花已经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了,即使不讨厌邻居家吹笛子的风声也无所谓。 赏析:诗人以“素艳”形容梅花的色泽,以“暗香”描绘其香气之微妙而难以捕捉,通过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接着
【注释】 幽人:隐士。臭味同:志趣相投,意气相合。细看:仔细品味。诗句:指诗中的意境、用典等。酒杯中:借酒浇愁,自得其乐之意。霜林:指秋天的树林。万木:千树万枝,泛指林木。无颜色:没有生气,死气沉沉。孤标:独自高扬的枝干。傲:蔑视,不屑一顾。晓风:拂晓的凉风。 【赏析】 此诗作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冬,作者在贬谪惠州期间。邵公济是作者的朋友,曾与作者一起游历过许多山水名胜,两人情深义重
素艳遥怜月色同,暗香披拂有无中。 一枝已觉春光破,不恨南邻笛里风。 赏析: 《次韵邵公济寻梅三首》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之一,通过描写梅花的幽姿、傲骨和坚韧,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与敬仰之情。诗中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貌特征,更通过对其内在品质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坚持。 第一首以“天与幽姿自不同,凌寒独秀雪霜中”开篇,诗人用“天与幽姿自不同”来表达梅花与众不同的高洁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