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与幽人臭味同,细看诗句酒杯中。
霜林万木无颜色,只有孤标傲晓风。

【注释】

幽人:隐士。臭味同:志趣相投,意气相合。细看:仔细品味。诗句:指诗中的意境、用典等。酒杯中:借酒浇愁,自得其乐之意。霜林:指秋天的树林。万木:千树万枝,泛指林木。无颜色:没有生气,死气沉沉。孤标:独自高扬的枝干。傲:蔑视,不屑一顾。晓风:拂晓的凉风。

【赏析】

此诗作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冬,作者在贬谪惠州期间。邵公济是作者的朋友,曾与作者一起游历过许多山水名胜,两人情深义重。此诗就是作者对友人的一次深情厚谊的答谢。邵公济寻梅,而诗人却以梅花自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高洁品格的高尚人格。

第一句“独与幽人臭味同”,诗人将自己与隐居山林的人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幽人”是指隐居不仕的人,诗人将之比作自己,说明他与这些隐士有相同的志趣。这一句表明了诗人与邵公济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志向与情趣。

第二句“细看诗句酒杯中”承接上文,指出诗人之所以能和邵公济一起寻梅饮酒,是因为他们都热爱诗歌,善于饮酒。这句诗既表现了他们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的性情相投。他们在一起喝酒聊天,欣赏诗歌,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光。

第三句“霜林万木无颜色,只有孤标傲晓风”是全诗的关键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万木形容为“霜林”,暗示了冬天的到来。“无颜色”则表现出树木失去了生机,一片死寂。“孤标”指的是梅花,它独自挺立在霜林之中,傲然凌寒。“傲晓风”则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挺立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人生就像梅花一样,要有坚毅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也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