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时唯泯默,忧国漫咨嗟。
上略思黄石,中原望翠华。
散才甘社栎,系迹类匏瓜。
世事无穷尽,吾生得有涯。
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
相关推荐
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 愤时唯泯默,忧国漫咨嗟。 上略思黄石,中原望翠华。 散才甘社栎,系迹类匏瓜。 世事无穷尽,吾生得有涯。 注释: - 愤时唯泯默,忧国漫咨嗟:对当前的政治状况感到愤怒和无奈,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和哀叹。 - 上略思黄石,中原望翠华:在高处(或指朝廷)思考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心中期盼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 散才甘社栎,系迹类匏瓜:将自己的才华分散到各个地方(比喻为国家效力)
【注释】 时乱:指战乱。那能定,怎么能安定?聊:暂且,这里作“安”字解释。鬓霜:指鬓发已白。冉冉:形容缓慢的样子。心旆:即心旌,指心旌动摇。旆,旗帜。敢:怎么敢。簉(zhào):同“噪”,扰乱。鹓鸿侣:鹓和鸿,都是指高贵的鸟,此处比喻贤士。猿鹤:指隐士。清交:指高尚的朋友。赏析:此诗为蒲松龄应友人蒲大受之请而写的一组七言古诗,共十首
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 世业工看卷,天资拙治生。 注释:世上的事需要仔细研读,而自己的天资却笨拙,难以谋生。 吏曹容小隐,廪禄代深耕。 注释:在官府做小官时,可以暂时隐居;领取俸禄时,相当于自己耕种土地。 痛饮中贤圣,高吟适性情。 注释:痛饮畅饮,享受与圣贤同等的酒量,高声吟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自不厌藜羹。 注释:妻子和儿女已经习惯了我的这种生活方式,因此我并不嫌弃藜菜汤(即粗茶淡饭)
【译文】 物我齐同,天时人事都相同,古人今人都是一样。只要丹田稳固,何惧白发侵身?心旷神怡,忘却忧愁,呼吸自然,心境恬静。笑那些屈原一样的文人,哀叹自己泽畔之吟。 【注释】 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次韵,就是跟原诗的韵脚相合而写。蒲大受:指蒲宗孟。书怀,即书信往来中抒发胸中的情怀、志向和抱负。十首,即十首诗词。 物齐人即我,天运古犹今:物我齐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同的,古今都一样
【注释】 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这是诗人给好友蒲大受的一封信,信中以诗相答。 茅檐同广厦,野蔌当珍羞:茅屋和高楼一样高,野菜与山珍一样好。 拟作蓑衣放,宁为肉食谋:打算披上蓑衣去隐居,宁可吃肉也不做官。 沉思如有得,寡欲自无求:沉思时若有所悟,少欲知足便无烦恼。 叹息吾衰甚,年来不梦周:感叹自己衰老得厉害,这些年没有梦见周公。 【赏析】 《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写给友人蒲大受的书信
【译文】 当初的抱负与理想都破灭了,聪明才智也和以前大不相同。疾病缠身难以戒酒,愁绪满怀胡乱写诗。顺应世俗并非我所愿,随波逐流无人理解我。经营自己的三亩地,何须用印累累如山。 【注释】 事业乖初愿:起初有一番宏伟的事业。 聪明异昔时:聪明才智已大不如从前。 病多难止酒:因生病而不能饮酒。 适俗非予好:适应世俗不是我所喜好的事。 从人莫己知:随顺他人而不自知的人,即不自以为是的人。 经营三径就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名利等的感慨和思考。 诗句释义: 1. 州县徒劳耳:指在州县任职,虽然努力,但实际上收效甚微或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2. 春秋奈老何:用“春秋”指代时间,意味着不论如何努力都改变不了年老的事实。 3. 交游双寂寞:形容自己没有朋友,孤独一人。 4. 名利两蹉跎:形容在名利的追求中,既耗费了时间,又未能真正获得成功。 5. 帙散尤增睡
【注释】 ①“次韵蒲大受书”:次韵,即用别人诗文原韵作答。蒲大,名不详,应为诗人朋友。书怀,书信中的感怀之作。②“日月当头过”:指时光易逝,日月当头而过。③“风光转眼稀”:形容世事无常,美好风光转眼即逝。④“宦游元自薄”:宦游,指出外做官。元,本来,本就。薄,淡泊,不重视。⑤“生计亦何微”:生计,生活来源。亦,也是。⑥“要逐时情好”:要追求当时的心情和喜好。⑦“难令野性违”:野性,指自然天性。违
蒲郎吾畏友,诗句屹长城。 道义千钧重,功名一羽轻。 邓攸无后嗣,卢老是前生。 世路羊肠剧,君心若砥平。 注释:蒲郎是作者的朋友,我畏惧他就像敬畏长城一样;道义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功名利禄,功名虽然微不足道,但道义却非常重要。邓攸没有后代,卢公是前世的转世之人。世事艰难曲折复杂,如同羊肠小道;然而你内心坚定平和,就像磨刀石一般。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蒲郎(即蒲宗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