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为师说竟谁宗,每事持平属此翁。 有志政须名节是,斯文非独语言工。 要令举世人材出,合在前朝行辈中。 安得长年留把柁,后来各与一帆风。
【注释】 1、挽尤延之尚书:尤延之为尚书时,曾作《吊贾谊文》,此诗是诗人为其送行的挽词。尤延之:名不详。2、师说:即师说,相传孔子弟子及后来的学者有言传身教之说。3、平:公正。4、斯文:这里指学术、文化。5、行辈中:在同辈中。6、把柁:掌舵。7、各与一帆风:比喻大家各自发展。 【赏析】 此诗首四句赞颂尤尚书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后六句劝勉他应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并期望他能成为一代名臣。全诗语言朴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鉴赏诗歌内容要点,主要是从内容主题、艺术手法、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赏析。本题要求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然后分析其思想情感,并赏析其作用。“宿留江湖长子孙”,意思是在江湖中隐居,让子孙得以长久地生存。“行藏节节耐人看”意思是自己的行为和出处,让人反复琢磨,难以理解。“及为侍从身垂老,欲试平生事转难”,意思是等到自己做了侍从,年岁已高
《挽尤延之尚书》原文如下: 向来诸老独岿然,羸不胜衣万事便。 灯下细书批敕字,雪边先著趁朝鞭。 岂应无故令身健,却止功名与世传。 遗奏定留封禅稿,凭谁吹送九重天。 诗句译文: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陈傅良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尤延之尚书一生的怀念和对其成就的赞扬。首句“向来诸老独岿然”意指在众多前辈中,尤尚书显得格外杰出且独立不群;次句“羸不胜衣万事便”则描绘了尤尚书虽年迈体弱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长卿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尤延之尚书的追忆,抒发了对知音难再、人生易老的感慨。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壮岁从游两鬓霜,重来函丈各堪伤。(岁月无情,转眼间我已满头白发;再次来访,看到你的衰老令人伤感) 那知卒业今无及,极悔论心昨未尝。(没想到我竟然无法完成学业,非常后悔过去没有好好地与你谈论学问) 相约归期须次第,独存病骨更凄凉。(我们约定好要依次回到各自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