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接灵河两派长,松间石上泻天浆。 几思吸取清泠味,洗我一生烟火肠。
【赏析】 此诗首句“山接灵河两派长”,是说山峦与灵河的分界线,绵延不断。“松间石上泻天浆”,是说泉水从松林间的巨石缝隙中流淌出来,好似天上的甘泉一般,给人以清凉之感。“几思吸取清泠味”,是说诗人想喝这甘甜清凉的泉水,洗净一生的烟火气。“洗我一生烟火肠”,是说喝了这样清澈的泉水,可以洗净自己内心的尘埃和污垢,使人心境宁静、纯净。 整首诗歌意境优美,语言简洁流畅
【注释】 曾:曾经;尼连河:古印度恒河支流,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世尊: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旧浴处:佛在尼连河边洗澡的地方。 一洒:洒水的动作。青杨枝:杨柳树枝,这里指尼连河水。 甘露泉:用尼连河水灌溉的泉水,甘美如甘露,故名。 【译文】 我曾听到关于尼连河的传说,那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 佛陀在尼连河边沐浴时,那清凉的尼连河水洒落在了杨柳树枝上,滋润了大地,使得人间充满了甘甜的水。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四句,第一句“映竹借幽色”,写诗人在竹林中欣赏美景。第二句“浮华流妙香”,写诗人闻到的竹子的清香。第三句是说:春天游园,人多热恼;傍晚饮酒,可以消暑解忧。第四句“甘露泉”点出题目和诗眼,即诗人所欣赏到的是甘露泉。最后两句,诗人将景物与心情相联系,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答案】 (1)“甘露泉”三字为题中之眼,全诗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诗人以清新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 第一句"甘露泉",甘露是佛教中的一种圣水,常被用来比喻佛法或宗教的纯洁和高尚。甘露泉则是指这种圣水的源泉,象征了佛法的源远流长和纯净无暇。 第二句"一滴之露通苍天,一滴之水通黄泉",这两句描绘了甘露泉的神奇力量: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露珠也能与天空相连,而小小的水滴也能达到地心。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现了甘露泉的神秘和超凡。 第三句"彻上彻下本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