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风袅袅素涛翻,兀坐书帷怯悄寒。
老去见春如梦寐,此心底用倩人安。
次韵徐庭珍春日杂言十首
相关推荐
【注释】溪风袅袅素涛翻,兀坐在书帷怯悄寒。老去见春如梦寐,此心底用倩人安。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春天的景色。 首句写溪边春风拂动,水面泛起微波。次句写在静悄悄的书房里,自己独坐沉思,感到有点冷清。三句写春天来临了,但作者已衰老无力再像过去那样去游赏春天,只觉得春光如同梦寐一般。四句说,只有把春天寄托给人们才能使自己安心。 全诗以景语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自己的感受,抒发了诗人的寂寞之情
【注释】 次韵徐庭珍春日杂言十首:这是一首和诗,原作者为徐庭珍。次韵即应和他人的诗歌,按其原诗次序作的诗。青州: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徐庭珍春游的祝贺词。不系舟:比喻人像船一样漂浮不定,无依无靠。一虚舟,比喻人像船一样漂泊无定。视昔、视今:指过去和现在。俱勿论:指不要分辩。凭从事:指依靠官职。到青州:到青州的任所任职。 【赏析】 “身如不系一虚舟”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
燕雀争鸣,经营短檐。 燕雀争相在屋檐下争斗,它们争夺的只是一尺之地。 燕雀不争春,蝶梦到花前。 燕雀不会因为春光而争斗,蝴蝶却会飞进花丛。 吾生几阅春荣谢,自叹如蚕已再眠。 我一生经历了多次春天的到来和离去,感叹自己如同蚕宝宝一样又回到了沉睡
这首诗是徐庭珍在春日杂言的十首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让我们来看第一句“扰扰胶胶且罢休”,这里的“扰扰”和“胶胶”都是形容生活的琐事和烦恼,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是对这些琐碎事物的厌倦和放弃。他主张我们应该摆脱这些琐事,不要被它们所困扰。 第二句“会栽奴橘满汀洲”,这里的“奴橘”是一种果树,它的果实可以用来制作饮料或食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诗句:轻阴酝酿勒花天,节物撩人接禁烟。 译文:轻柔的阴云在天空中酝酿,春天的节日让人感到兴奋,仿佛是烟雾缭绕,充满了诱惑。 关键词解释: 1. 轻阴 2. 酝酿 3. 勒花天 4. 节物 5. 撩人 6. 禁烟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轻阴如丝,酝酿着花天的芬芳。而节日的气息也随着禁烟的到来而更加浓烈,撩动人心。诗人以轻描淡写的方式,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展现出来,令人陶醉
这首诗是徐庭珍的《次韵徐庭珍春日杂言十首》,其中包含了一些关于春天的景象和感受的描述。以下是逐句释义: 沉酣蠹简不知春,庭设雀罗谁扣门:"沉浸在书卷中,对春天一无所知,庭院里悬挂着鸟网,是谁在敲门?" 这里的“蠹简”指的是书籍中的虫子蛀蚀的书页,象征着读书人沉迷于书本之中,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庭设雀罗谁扣门?”则是指庭院中悬挂的鸟网,有人来敲门,引发了对春天的好奇。 拄颊看山无限意
卉木争供众妙薰,春工试手为裁成。 纷纷落蕊莺边雨,寂寂游丝燕外晴。 注释: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各种花草树木都竞相展现自己的美丽,以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天的使者——春风,用它那无形的力量,轻轻一吹,就使得大地换上了绿色的新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纷纷落蕊莺边雨,寂寂游丝燕外晴。 注释:在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和燕子在空中翱翔的身影中,春天似乎在告诉我们,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幽花野蔓竟谁栽,傍水盈盈一笑开。 几许远携吟笔去,未应空掉酒船回。 注释:幽花野蔓竟然是谁栽种的?它们在水边盈盈一笑地开放。我携带着笔远去,没有辜负这美好的景色和时光。 赏析:此诗是作者徐庭珍的一首七绝。全诗通过描写春日里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首联描绘了幽花野蔓的美丽景象,颔联则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冶叶倡条过女墙,依然还作故园香: 这句话描述了一种美丽的景象——冶叶和倡条(即花)越过围墙,回到了它们的家园,散发出了熟悉的气息。"冶叶倡条"通常指的是春天里盛开的花朵,这里的"冶叶"可能指的是颜色艳丽或形态优雅的花朵。"过女墙"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花朵越过了高高的围墙。"依然"强调了这种景象是熟悉的、亲切的,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而"还作故园香"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觉
这首诗是徐庭珍的《次韵徐庭珍春日杂言十首》之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小儿造化本无心,孰为芳时作主人。 只有丹青留得住,好令昌辈写花真。 注释: - 小儿:指小孩子。造化:指自然和宇宙间的万物生成与消亡。无心:指没有目的、没有计划,随缘而行。 - 芳时:美好的时光。主人:指主导、主宰者。这里是指春天的主人,也是春天的主宰者,即自然界。 - 丹青:古代绘画常用颜料,这里指画家的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