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 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 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 勿语城中人,从渠慎出入。
【注释】 1. 与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与季申书信道从光化返回到邓州时,我独自用白竹篮挑担子。 2. 富子:指富家子弟。富家子弟黑油笠(黑色的油布帽子)。 3. 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我只有白竹篮子,不小心又碰上了他们。 4. 画:指画桥。 5. 勿语城中人:不要告诉城里的人。 6. 慎出入:谨慎地出入。 【赏析】 此诗为送人之别作。诗中写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临别赠言。
与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 陈与义笔下古风韵 1. 卖舟作归计,竹篮稳如舟。 - 译文:卖掉船只准备回家,篮子稳定如同船只。 - 注释:此处“竹篮”象征着简朴的行囊,“稳如舟”则形容其承载着诗人安稳归乡的愿望。 2. 雾收青皋湿,行路当春游。 - 译文:雾气消散,青草覆盖的小路上湿润一片,正是春天出游好时节。 - 注释:“青皋”指青草地上的道路,“雾收”描绘了清晨的景象
《寄季申》 再来生白发,重见邓州春。 依旧城西路,桃花不记人。 卜居得穷巷,日色满窗新。 微吟惊市卒,独鹤语城闉。 注释: - 与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写给季申(可能是朋友或亲戚)的信,从信中提到的“复”字来看,似乎是在回忆过去的事情。 - 再来生白发:意指年纪又老了一些。 - 重见邓州春:再次看到春天的景象。 - 依旧城西路:依然走在通往邓州的路。 - 不记人:忘记了过去的人和事。 -
诗句释义 1 城西望城南,十日九相隔:描述诗人站在城西望向城南的景象,由于距离遥远,十天有九天不能相见。 2. 何如三枝杖,共踏江上石:与三枝杖(象征友情或伴侣)一起在江边的石头上行走。 3. 门前流水过,春意满渠碧:门前的河水流过,春天的气息充满整个渠道,使河流呈现出碧绿的颜色。 4. 遥知千顷江,如今好颜色:虽然隔着很远的距离,但仍然能够清楚地知道那片广阔的江水现在是多么的清澈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