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须千仞极嵯峨。
翠围宛似屏间画,绿折全如水上波。
况与沧江苦相近,见来心眼定如何。
三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须千仞极嵯峨。
翠围宛似屏间画,绿折全如水上波。
况与沧江苦相近,见来心眼定如何。
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亲历:亲自经历。 五老峰前亦屡过:五老峰是华山的主峰,作者曾到访此地。 殊媚好:特别美好。 何须千仞极嵯峨:何需要登顶极高处才能看到美丽呢? 翠围宛似屏间画:周围的树木环绕如屏风上的绘画。 绿折全如水上波:绿色的树梢折断后,就像水面上泛起的波浪。 沧江苦相近:与长江的沧江景色相似。 见来心眼定如何:看到这些美景后,我的心境平静了。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和关键词来回答此题。 “三山”是本诗的标题,诗人用“南朝凤皇台,置酒昔高会”开篇点出地点,并交代自己是在宴会上听到“长哦谪仙吟,如啖鲸鲵鲙”,即听到了李白的咏月之诗,从而联想到了三山(蓬莱)。“长哦谪仙吟,如啖鲸鲵鲙。”意思是:我仿佛听到了李白吟诵的诗句,就像吃着鱼一样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文学家、思想家杨慎,他是明朝“前七子”之一,与李攀龙、谢榛、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他的作品以奇峭见长,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青山夹下栗山横,又见三山两度迎。 青山夹峙下的栗山横卧,又见三座山峰两度迎接。 滚滚龙盘金凤阙,巍巍虎踞石头城。 滚滚长江如龙般盘旋,巍峨的凤凰阁如同虎踞石头城。 六朝谁数偏安迹
三山 故国山川自古今,旧时词客感登临。 澄江晓树含残月,秋浦荷花下水禽。 京口帆随双雁度,石头雨送一溪阴。 豪华歌舞纷如昔,陈迹凄凉不可寻。 译文: 故国的山水景色无论古今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旧时的词人对此常常感慨不已,登上高楼远望,不禁心潮起伏。 清晨的江水清澈见底,岸边的柳树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静谧,水面上的水鸟在悠然游弋。 京口的帆船随着两只大雁一起驶过,石头山上的雨丝伴随着流水
三山 白石三山路,青春二仲过。 缘崖穷鸟道,倚槛看鲸波。 夜静潮声急,江空月色多。 酒酣双树下,醉答榜人歌。 译文: 在三山的山路上,我沿着白石铺成的小路前行,正值青春年少的两位友人与我同行。 顺着陡峭的崖壁,我们走到了鸟瞰悬崖的鸟道,倚靠在栏杆上观赏着翻滚的浪花。 夜晚寂静,潮水的声音显得急促,江面空旷,月光洒下,映照着江面和夜空。 在酒意正浓之际,我们坐在两棵大树下,相互畅谈着心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