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夹下栗山横,又见三山两度迎。
滚滚龙盘金凤阙,巍巍虎踞石头城。
六朝谁数偏安迹,一统今看帝业成。
天设两都雄鼎壮,山河千古巩皇明。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文学家、思想家杨慎,他是明朝“前七子”之一,与李攀龙、谢榛、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他的作品以奇峭见长,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青山夹下栗山横,又见三山两度迎。
青山夹峙下的栗山横卧,又见三座山峰两度迎接。

滚滚龙盘金凤阙,巍巍虎踞石头城。
滚滚长江如龙般盘旋,巍峨的凤凰阁如同虎踞石头城。

六朝谁数偏安迹,一统今看帝业成。
昔日的六朝谁人能数出它们的偏安足迹,如今我们看到了统一大业的完成。

天设两都雄鼎壮,山河千古巩皇明。
上天赋予了两个都城的雄姿英发,江山永固见证了皇家的荣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个著名城市——南京和北京。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是中国古代帝王建都的地方;北京则是现在的首都,历史上曾被称为“燕京”。这两首诗分别赞美了它们的历史地位和现在的成就。

第一首诗中的“青山夹下栗山横,又见三山两度迎”形象地描述了南京的城市格局,其中“栗山”指的是紫金山,它位于南京市区的南部。第二首诗中的“滚滚龙盘金凤阙,巍巍虎踞石头城”则描绘了北京的壮丽景象,其中“金凤阙”指的是故宫,而“虎踞石头城”则是指北京市的城墙和附近的山峦。

通过这些描述,诗人杨慎表达了他对这两个城市深深的敬意和赞美之情。他认为南京和北京都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最后两句“六朝谁数偏安迹,一统今看帝业成”和“天设两都雄鼎壮,山河千古巩皇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两个城市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当今国家的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和北京的描述,展现了杨慎对这两个城市的深厚感情和崇高敬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