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乡有校,示民有知。教始豫逊,迪于训彝,维风化是裨。
乡校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维乡有校,示民有知。教始豫逊,迪于训彝,维风化是裨。
【注释】 乡校:乡村学校。 示民有知:告诉民众知识。 教始豫逊(yù xùn):教导要从容不迫。 迪(dí,引导):引以为戒。 训彝:训导的法则。 维风化是裨:这是对风俗教化有益的。 【赏析】 《乡校颂》是一首古代颂歌,歌颂了乡村的学校,它给人民以教育,给人民以启发,对人民的风俗教化有益。全诗共五句话,句句写“乡校”的好处和作用。 首句“维乡有校”,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主题——乡校
注释: 维校:学校。 在乡:指设在乡村的学宫或学校。 示民有防:教育百姓要有所警戒,即“防”字的意思。 入孝出悌:进则孝顺父母,出则尊敬兄长。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为忠为良:忠于国家,行为善良。出自《尚书·泰誓》。 斯邦家之光:这是国家的光荣和骄傲。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颂扬乡村学校的诗。作者通过赞美乡村学校,来歌颂祖国的教育事业。他写道:“维校在乡,示民有防。”意思是说
乡校颂 诗句:乡校有基,如德弗亏。刘侯迁之,魏侯新之,李侯能成之。 译文: 乡校的基址,就像道德不亏缺。刘侯将其迁移,魏侯进行修建,李侯成功完成了此事。 注释: 1.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子产不毁乡校颂》。它以四言体式简洁地概括了子产对乡校的看法及其影响。 2. “乡校有基”,指乡校的基址建立起来,象征着乡校的存在和稳定。“如德弗亏”,意味着其道德价值并未受损
注释: 1. 迁者初:指迁移到新的地方。 2. 其新者中:指新的一代或新的地方。 3. 肄业传道:指学习业务,传播道义。 4. 有师有宗:有老师,也有宗主。李侯功:指李侯的功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李侯功德的颂歌。诗中表达了对李侯功绩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乡校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对李侯功德的敬意。 首句“迁者初,其新者中”描绘了乡校的新面貌,新迁来的学者们正在学习业务,传播道义
【注释】 乐只:快乐。君子:指大夫、贵族等有身份的人。孰(shú):谁。后:晚于。先:早于。显:明显,显著。嘉闻:好的名声。斯:这。维:语助词,无实义。贤:贤德。 【译文】 乐于交友的君子,谁先谁后,谁显其名声,谁就名传千古,只有大夫才是贤德的人。 【赏析】 《乡校颂》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句式整齐匀称。诗的内容大意是说:乐善好施的君子,谁是后一个是先?显赫的名声,流传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