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初见筑堤沙,曾与千官听白麻。 常棣行中排宰相,梧桐名上识韩家。 平生事业留青史,一夜尘埃暗碧纱。 闻说手栽桃李在,春来应有万株花。
韩康公挽歌词三首 赏析与翻译 1. 熙宁初见筑堤沙,曾与千官听白麻 【注释】:熙宁,北宋神宗年号。白麻,古代皇帝颁发文书的专用黄麻纸。 【赏析】:此诗描绘了韩康公在熙宁年间参与修筑堤坝的历史场景,以及他与百官一同聆听皇帝诏书的情景。表达了对韩康公忠诚和奉献精神的赞美。 2. 常棣行中排宰相,梧桐名上识韩家 【注释】:常棣,一种植物名。宰相,指韩康公担任的重要官职。 【赏析】
韩康公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宰相,他的诗作风格庄重典雅。这首《三台词》是韩康公为他的三个儿子所写的挽歌,表达了他对儿子们的深情厚意和对他们未来的祝愿。 下面是每一句的释义: 1. 三台光耀紫微中,康国仍兼万户封。 - “三台”指的是古代神话中天帝所居的三座宫殿,象征着尊贵。这里的“光耀紫微中”意味着这些尊贵的地位和荣耀都集中在韩康公身上。 - “康国”指的是安康的国家,即唐朝
诗句原文: 龙虎常瞻榜上名,识公初向凤凰城。 三千宾客知毛遂,五百人家待晏婴。 拟看玉书容拔宅,安知金鼎误垂成。 后园履迹今芜没,惟有清风伴月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挽词是苏轼为他的好友、门生韩康公所作的哀悼诗。诗人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韩康公深深的怀念之情。 “龙虎常瞻榜上名”中的龙虎指的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而“榜上名”则暗示了韩康公在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