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吕浩然四首

小筑茅堂亦有厅,规摹林野自然清。
仙风道骨真人后,过我应除喝道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吕浩然四首》是宋朝张镃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自嘲的意味。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小筑茅堂以及自然清幽的环境,表达了他对林野生活的热爱和对仙风道骨的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南皋,南宋官员、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在南宋时期颇为著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表达个人情感。

  2. 诗歌原文
    天开图画小轩明,小筑茅堂亦有厅。仙风道骨真人后,过我应除喝道声。
    天然负景异人为,门外南湖不姓西。指日芙蓉盛行发,何须出郭看苏堤。
    作诗谁道有梯阶,当下由人肯放开。字字不为声病缚,知君得处自天来。

  3. 作品赏析

  • 张镃在诗中描绘了其居所“小筑茅堂”的清幽景象,并通过“门前南湖不姓西”等句子,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是宋代文人普遍的情感表达。
  • 在《次韵吕浩然四首》中,张镃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流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如“作诗谁道有梯阶”,显示了他对于文字和艺术自由的崇尚。同时,“字字不为声病缚”,表明他追求的是诗歌的内在美而非形式上的束缚。

《次韵吕浩然四首》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张镃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