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缠溪出乱根,四时香火庙空存。
人家晓聚凫鸭乱,水怪夜翻星斗浑。
灵洞仙游门自锁,阴崖龙去石生痕。
幸同轩从乘馀兴,酣醉清时酒一樽。
伏波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伏波岩》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
-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诗论家。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曾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其创作涵盖了诗歌、词和诗论等多个领域,以豪迈慷慨的风格著称。
- 作品原文
- 悬壁万仞馀,江流绕其趾。仰视不见天,森秀拔地起。
- 中洞既深豁,旁窦皆奇诡。惜哉题识多,苍玉半镵毁。
- 安得巨灵凿,永削崖谷耻。缅怀两伏波,往事可追纪。
铜柱戍浪泊,楼船下湟水。时异非一朝,地去亦万里。
山头博德庙,今为文渊矣。谓予诗弗信,君请订诸史。
-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伏波岩》通过描绘岩石的雄伟与历史的沧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 写作背景
- 历史与文化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局势多变。诗中通过对“两伏波”即汉代两位著名的武将伏波将军的怀念,寄托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民族英雄的推崇和对历史传统的继承。
- 诗词鉴赏
- 语言特色:刘克庄的诗词语言豪迈、奔放,富有感染力。在《伏波岩》中,他运用简洁有力的词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力量和美感的境界。
- 艺术风格
- 结构布局:诗的结构紧凑而严谨,每一句都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层层深入,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伏波岩》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文化长卷。它不仅记录了宋代的文化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