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致后效乐天体

从来受性岂其天,遇物常随处处缘。
未病遽为辞职去,欲归亟引挂冠年。
冒寒须放寻梅步,更窘常留买药钱。
恩许天台遂幽筑,清风一棹送归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休致后效乐天体》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曹勋的作品。下面将介绍该诗:

  1. 作者简介:曹勋(1098年—1159年),字公权,号松隐居士,汉族江阴(今江苏)人,北宋末期及南宋初期官员、画家、诗人和书法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与李清照、张孝祥等并称为“宋末四大家”。

  2. 作品原文
    从来受性岂其天,遇物常随处处缘。
    未病遽为辞职去,欲归亟引挂冠年。
    冒寒须放寻梅步,更窘常留买药钱。
    恩许天台遂幽筑,清风一棹送归船。

  3. 诗歌解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退职之后,顺应自然,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首句“从来受性岂其天”暗示了作者并非生来就适合官场,而是后天的选择和境遇使然。第二句“遇物常随处处缘”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认为生活中的种种都是因缘际会的结果。

  4. 主题思想:曹勋通过《休致后效乐天体》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作者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人命运与自然规律和谐统一的追求。

  5. 艺术手法:曹勋的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非常独特,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诗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6. 历史评价:《休致后效乐天体》是宋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它不仅是曹勋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

《休致后效乐天体》不仅展示了曹勋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杰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