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奉常灵潭寒瀑韵甚有同游之意

奉常如僧逃火宅,天与渊泉谁识测。
我今亦是闲散人,何日跻攀临峭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辙的《和奉常灵潭寒瀑韵》。这首诗是苏辙应友人李公麟之请,为李公麟所居之“奉常”写的一组七绝。其中,“再和奉常灵潭寒瀑韵甚有同游之意”这一句的意思是:再次和您一起欣赏奉常灵潭中的寒瀑,我非常愿意和你一起去游玩。

苏辙(1039年2月25日—1112年6月12日),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州学土、颍滨遗老、北山酒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文与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与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三苏”,亦与父洵、弟轼合称“二苏”。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之活动,曾三任参知政事。因极力反对司马光政治改革,出知徐州、杭州、颍昌府、陈州等地。元丰八年六月十七日(1085年8月14日)病逝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苏辙的诗作以内容充实、风格沉郁而著称。他的作品在思想上、艺术上继承了苏轼的传统,但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他在诗歌中善于用典和发议论,语言质朴平易,接近口语。苏辙的散文也颇具特色,长于说理和记事,气势流畅,辞采俊逸。他的文章与其父洵、弟轼齐名,合称“二苏”。著有《龙川略志》、《古论》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