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思叔谢向大夫惠柑四首

萱草堂中乐泄融,豪家异味可能重。
政惭陆子怀无橘,锡类那知有颍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徐思叔谢向大夫惠柑四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组以咏物抒怀为主旨的作品。这组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作者在徐州任太守期间,时值初夏,徐思叔送来四枚熟透的柑子,苏轼即兴作此诗以答谢。

第一首《和徐思叔惠柑》中写道:“黄州好猪肉,腻而不腻;江州绿荔枝,多而不过;齐安橙子,味甘而肉薄;新郑大桃,皮厚而核小;河南蜜蜡,白而光洁;江南鸭头,清而多膏;青泥蒜头,肥而少味。鹅鼻石,甘而不涩;虎丘莼菜,脆而多汤;建昌甘蔗,湿而能干。”这些比喻生动贴切,不仅赞美了当地的特产,也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在第二首中,苏轼写道:“君食荔支新岁甜,弟食荔枝终年酸。尝新别后相思苦,对食尝新如梦还。”这首诗表达了苏轼与弟弟苏过在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同时将柑橘的新鲜与荔枝的甜美进行对比,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三首《送徐思叔使君赴真州》中,苏轼写道:“闻道徐公去,佳名久已闻。政成无远使,行矣慎斯言。”这是对徐思叔的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首《和徐思叔见寄五绝并简幼美 其二》中,苏轼写道:“何似东山老,空令岁月赊。故人知我意,相忆亦无涯。”这是对朋友的深情厚谊的表达,通过描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苏轼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