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 · 寿待郎十二月初七

约梅花,年年开向华筵。借清香,飞入寿杯中,永祝英贤。才履长、便登八帙,那须要、更待来年。和气先春,祥风破腊,蓂开七荚正敷妍。
君不见,太公此际,犹欲钓磻川。争知道、副车已办,西伯来畋。驻东阳、清谈终日,种成桃李森然。向庭闱、绯衣戏彩,更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多丽·寿待郎十二月初七》是宋代诗人游慈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及其内容:

  1. 作者介绍
  • 游慈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深刻观察。
  • 游慈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广泛赞誉,被后人传颂。
  1. 作品原文
    约梅花,年年开向华筵。
    借清香,飞入寿杯中,永祝英贤。
    才履长,便登八帙,那须要、更待来年。

  2. 诗句解析

  • “约梅花,年年开向华筵。”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年年开放的喜爱,以及它象征着的吉祥和美好。
  • “借清香,飞人寿杯中,永祝英贤。”描绘了梅花的香气与长寿的美好祝愿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长寿和英明的赞美之情。
  • “才履长,便登八帙,那须要、更待来年。”这里的“八帙”指的是古代官员的等级制度,表示官职的提升,诗人用此比喻自己或他人的才能得到迅速的认可和提升。
  1. 文学价值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寿杯则寓意着长寿和祝福,两者的结合传达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人文关怀。

《多丽·寿待郎十二月初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