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雨初晴,蝉噪林逾静。古寺敲钟暮掩门,灯映琉璃影。
浩气镇长存,昨梦还重省。独倚阑干啸一声,毛发萧萧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云散雨初晴,蝉噪林逾静。古寺敲钟暮掩门,灯映琉璃影。
浩气镇长存,昨梦还重省。独倚阑干啸一声,毛发萧萧冷。
《卜算子·景泰山次韵东坡三首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至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当时他因被弹劾而闲居上饶。这首词是他与同乡友人王炎的唱和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在词中,辛弃疾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以及对仕途失意的哀愁。全词如下:
卜算子·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赏析:
这首词通过咏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墙角数枝梅”描绘了一幅梅花盛开的景象,墙角处的几枝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凌寒独自开”突出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特点,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独自绽放。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这里的“遥知”表明作者虽然知道这不是真正的雪,但却能感受到梅花的芬芳。“暗香”则是指梅花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在寒冷的冬天里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作者通过咏梅来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同时,这也体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情感世界,他在政治失意的背景下,依旧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