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卜我居,游息在兹。
有荣者木,日封殖之。
本根既固,发生以时。
我时倾瞻,中心慨而。
维人之生,孰本孰根。
惟皇降衷,天理具存。
是曰成性,道义之门。
钦斯承斯,大化以敦。
嗟彼世人,自安浅陋。
德不图新,恶或念旧。
有干惟禄,有觊惟富。
孰能毅然,不为利疚。
我怀师训,罔敢失坠。
匪道曷从,匪义曷畏。
圣门虽远,率焉以冀。
庶几疲驽,久亦告至。
荣木和陶靖节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荣木和陶靖节韵》是宋代诗人程洵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而非陶渊明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的品德修养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荣木和陶靖节韵》是程洵在宋治平年间所作的一首四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树木的生长过程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成长、发展和坚守正道的深刻思考。诗歌中,“有荣者木”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繁荣,“日封殖之”则寓意着不断地积累与培养。整首诗通过对树木生长过程中本根固植、发生适时等特性的描述,暗喻了人生中应当注重基础建设,顺应天理,遵循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首诗反映了儒家关于“成性之道”的思想,即人应当追求天理,遵循道德原则,以达到人格的完善。这种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对社会的责任,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时,不忘初心,坚持正道,不为私利所动。
《荣木和陶靖节韵》是程洵以自然景象作为载体,传达其哲学思考和道德观念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树木生长过程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本根、发生、成长等方面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