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绣毬

琢玉英标不染尘,光涵月影愈清新。
青皇宴罢呈馀技,抛向东风展转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滚绣球,作为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滚绣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它还是关汉卿对封建社会不公的一种强烈控诉。诗中窦娥质疑天地鬼神的公正性,为何善人遭受苦难而恶人却逍遥法外,反映出底层人民对于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在《滚绣球》中,关汉卿通过窦娥之口,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窦娥三岁失去母爱,七岁抵债为媳妇,成婚两年又亡夫。之后,她又面临张驴儿父子的招亲煎迫,以及公公死后被含冤认罪,最终被判为死罪。这些情节不仅展示了窦娥个人的不幸遭遇,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不公与残酷。

《滚绣球》的艺术成就还体现在关汉卿巧妙运用了对话和叙事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剧情更加生动、引人入胜。关汉卿在曲中通过窦娥的声音,抒发了她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和对社会黑暗的控诉。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力量,也使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窦娥的内心世界。

《滚绣球》是关汉卿借窦娥之口,通过其悲惨的命运和对不公社会的强烈控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正义的坚持。这首诗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