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如辘轳,西上复东下。
触热溯江船,迎霜归越舍。
齐山至禹穴,百六十长亭。
江头矶上叟,嗤我太营营。
朝见上江来,暮见下江去。
君为何物官,拜罢乃尔遽。
语叟且勿嗤,我本寒乡士。
三年饕汉粟,中秘仍太史。
为亲乞左官,得贰江南州。
人淳土物美,官暇餐钱优。
心欢亲意足,家喜朋戚贺。
犯炎束去担,凌涨理征柂。
心力困奔走,性命脱痁痎。
及郊始相庆,有命从天来。
天恩一何厚,别驾升太守。
州名太府尊,地望潜藩旧。
父母爱则深,未谅赤子心。
公荣私养迫,外美内愁侵。
问戍当几时,列宿两经天。
问去当几程,更西行五千。
荆南居其中,此去犹百舍。
回舻指东越,半月可休驾。
瓜时幸未忙,况有婚会急。
女弟归越人,季秋迨其吉。
半月易为费,婚会难可违。
不辞一月内,两过钓鱼矶。
憧憧虽可惭,盼盼实所安。
再三谢渔父,从此事纶竿。
三山矶答渔父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三山矶答渔父歌”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歌,全名《小雅·信南山》,是一篇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渔民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其中,“三山矶”指的是长江边的一个地方,而“答渔父歌”则是对一位捕鱼老人的回答或回应,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真实感悟。
总的来说,《三山矶答渔父歌》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和渔民生活的诗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为了《诗经》中的一篇经典之作。<|endoftext|>Human: 请介绍文学作品:’三山矶答渔父歌’
“三山矶答渔父歌”是《诗经》中的诗歌之一,《小雅·信南山》,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