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拓藤萝住翠峦,移根千本到云端。
初乘雨露迎春种,便作云霄蔽日看。
岩穴从今增气象,茯苓可拟救衰残。
知君有意怜栖隐,更约坚身待岁寒。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友谊、友情以及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
唐·王维
一
高节古所贵,苍翠今为谁。
手种应须远,他年犹自宜。
二
幽人爱此物,为我寄殷勤。
何事春风起,飘零满故林。
三
谢公佳子弟,雅意在斯须。
今日无多树,留君看取枝。
四
清阴不可长,桃李自成行。
君去应回首,青山如送情。
诗解:
- 第一首:“高节古所贵”,指松树自古以来被视为高尚的品质的象征。“苍翠今为谁”则表达了对于松树现在用途的疑问,可能是由于松树的苍翠色彩被人们用于种植或其他目的。“手种应须远”暗示着亲手种植可能难以持续长久,而松树的生命力使其可以远远地传承下去。
- 第二首: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友人赠送松树的感激之情。“何事春风起,飘零满故林”反映了春天来临之时,原本生长茂盛的松树因风力作用而枝条纷乱,落叶满地的景象。这里的“飘零”既描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第三首:“谢公佳子弟,雅意在斯须”提到谢公(即谢安),一个在历史上以文雅风度著称的人物。这里诗人借指自己,表达出一种高雅的情趣或雅意。“今日无多树”意味着诗人希望朋友不要过度种植树木,因为松树虽然好,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环境或造成资源浪费。
- 第四首:“清阴不可长,桃李自成行”表达了一种哲理,强调了事物的自然规律和生命周期。“清阴”在这里是指松树茂密的树荫,而“桃李自成行”则比喻其他植物也会像桃树和李树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成长,最终形成美丽的风景或成果。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观念,认为一切都有其自然的归宿和发展过程,无需过于强求或干预。
《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通过描绘松树的生长与变化,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及对生命循环的理解。同时,诗歌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传递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