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
平生割鸡手,聊试发硎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五言律诗组诗作品。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景色的佳作,更是充满了对人物性格和历史典故的赞美与隐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他与苏东坡并称为“苏黄”,其诗以豪放著称,且善于用典和借古讽今。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机会通过诗歌来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节选:紫毫笔有神,能令造化新。不比寻常笔,浓淡得所因。
  • 译文:紫毫笔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创造出新的意境和景象,它不像普通的笔那样单一,而是可以根据需要浓淡得当。
  1. 诗歌赏析
  • 第一首诗赏析:这首诗赞颂了宣城物产的丰饶和景色的美好。通过对紫毫笔这一象征性物品的赞美,表达了对历代文人用此写出千古绝唱的景仰之情。
  • 第二首诗赏析: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宣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当地政治清明、百姓富足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对舅舅上任后得到民众拥戴和政事顺畅的期盼。通过与谢脁和王羲之的比喻,诗人不仅赞扬了舅舅的文才风流,还暗示了他清高的品性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不仅仅是对宣城美景的赞美,它还深刻反映了黄庭坚的个人情感以及对时政的关切。通过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