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赠别李之仪

行行重行行,我有千里适。
亲交爱此别,劝我善眠食。
惟君好怀抱,高义动颜色。
赠子青琅玕,结以永弗谖。
拭目仰盛德,洗心承妙言。
子道甚易行,易行乃难忘。
虚名织女星,不能成文章。
微君好古学,尚谁发予狂。
事亲见不足,择友知无方。
大圣急先务,君其爱颓光。
外将周物情,中不敦己道。
以客从主人,辨之苦不早。
行身居言前,悟理在意表。
苟能领斯会,大自足诸小。
勿念一朝患,勿忘终身忧。
忠诚照屋漏,万物将自求。
此道不予欺,实吾闻之丘。
群居行小慧,宴笑奉樽俎。
益友来在门,疏拙不见取。
谁不闻此风,去君鸿鹄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行重行行赠别李之仪》是宋代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感伤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详细介绍此作品:

  1. 创作背景
  • 时间地点: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李之仪作为书状官随杨景略前往高丽吊唁高丽王王徽。
  • 创作动机:在出使高丽途中,黄庭坚目睹友人李之仪的离别场景,感慨万千,于是创作了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内容解析
  • “行行入不毛”:这句诗出自唐代骆宾王的《从军中行路难二首》,原意描述了荒凉之地,无法通行的情景。在这里,黄庭坚借用这一意象,表达了李之仪即将踏上的艰难旅程。
  • “忠诚照屋漏”:出自黄庭坚《行行重行行赠别李之仪》,意为忠诚之心如同光明照耀到屋檐缝隙中,形容李之仪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
  • “万物将自求”:同样出自《行行重行行赠别李之仪》,意味着世间一切事物都将自行寻找出路,暗喻李之仪的前途将会充满机遇和挑战。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黄庭坚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情感表达:诗歌中蕴含了对朋友离别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怀,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宏大主题。

《行行重行行赠别李之仪》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的词,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黄庭坚在词坛上的地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的文学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