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迩在登封居,折腰从事意何如。月明曾听吹笙否,我亦未见缑山凫。
栖苴世上风波恶,情知不似田园乐。未知嵩阳禅老之一言,何似黄石仙翁之三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故人迩在登封居,折腰从事意何如。月明曾听吹笙否,我亦未见缑山凫。
栖苴世上风波恶,情知不似田园乐。未知嵩阳禅老之一言,何似黄石仙翁之三略。
《戏赠王晦之》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黄庭坚,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及词人,与苏轼齐名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不仅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之一,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家。黄庭坚在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中进士,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流传至今的有近300首。
诗歌原文:黄庭坚以调侃的口吻向朋友王晦之问候,询问他在登封的居所中担任官职的感受。他想象月明之夜,是否能听到悠扬的笙声,同时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世间风波险恶,不如田园的宁静快乐。他的诗句充满了文人特有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黄庭坚对友人王晦之在官场上的忧虑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笙声的美好,诗人暗示了官场的纷扰和生活的艰辛。
《戏赠王晦之》是一首富有哲理且富含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通过这首作品,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