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老两和示戏答

欲聘石室碑,小诗委庭下。颇似山阴写道经,虽与群鹅不当价。
画沙无地觅锥锋,点勘永和书法同。人言外论殊不尔,勿持明冰照夏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吉老两和示戏答》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庭坚:黄庭坚(1045年8月27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他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 创作时间:该诗的创作时间为宋代,具体年份不详。
  • 作品风格:黄庭坚的诗歌以豪放为主,同时也注重诗歌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其作品中不乏深沉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1. 原文内容
  • 《吉老两和示戏答》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欲聘石室碑,小诗委庭下。颇似山阴写道经,虽与群鹅不当价。画沙无地觅锥锋,点勘永和书法同。人言外论殊不尔,勿持明冰照夏虫。
  1.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象征含义著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艺术真谛的精神境界。诗中的“小诗”与“大雁”相映成趣,既体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又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
  • 语言精炼:黄庭坚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极为精炼的语言,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打磨,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不失严谨。
  • 哲理深藏:诗中的“画沙无地觅锥锋,点勘永和书法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精湛理解和深厚造诣,也隐含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吉老两和示戏答》不仅是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黄庭坚作为文学巨匠的深厚功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