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权郡

宜春别驾乡丈人,来假庐陵二千石。
虚舟无事鸥与游,良贾深藏客争席。
诸公鞭朴立威名,公独爱民如父兄。
诸公驭吏如束湿,公使人人得尽情。
人情居官若邮传,假守摄丞尤自便。
忧念公家眉不开,谁能勤民废寝膳。
赠行欲借笔如椽,公不肯留鼓催船。
归到宜春问春事,斑斑笋竿蕨破拳。
廖侯为邦用诗礼,府中无事多燕喜。
看公谈笑面生春,更为乡园蓺桃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权郡”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刘克庄通过其精湛的笔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描绘了权郡孙承议归乡的情景。下面是对该作品及其背景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克庄,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豪放的诗风著称。其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还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及批评。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尤其是诗歌和词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风格雄浑奔放,富有时代特色,深受后世文人学者的喜爱与推崇。
  1. 诗词原文及赏析
  • 原文
    镇静一如无,颁条甫月馀。
    来惟居传舍,去不识兵厨。
    健判风生笔,精祈雨洒车。
    丈夫何必假,行矣两轮朱。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权郡孙承议归乡的场景。诗中的”镇静一如无”、”来惟居传舍”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回归故乡平静生活的欣慰与喜悦。而诗句“去不识兵厨”,则揭示了孙承议虽然身居高位,却能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不问政事,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德的赞赏。此外,“健判风生笔”和“精祈雨洒车”,分别形容了权郡孙承议的文才和治理能力,展现了其作为地方长官的卓越才华。最后,“丈夫何必假,行矣两轮朱”两句,既表达了对孙承议的敬仰之情,也寄寓了对朋友前途的美好祝愿。

  1. 创作背景
  • 《送权郡》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政治遭遇有关。据历史记载,刘克庄在官场上经历了不少波折,多次因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离开京城,返回故乡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自己政治生涯的一种感慨以及对友人的祝福。

《送权郡》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的优美诗歌,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刘克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诗人对于友情、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