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承天寺法堂前柏

树底蒲团禅老家,高僧倚坐日西斜。
有人试问西来事,无处安排玉如意。
方者风幡动不同,不道风幡境亦空。
开口已非无问处,高僧不语人归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题承天寺法堂前柏》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以柏树为题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柏树的苍劲挺拔和不畏寒风的精神。

诗中首联“柏叶柏身长不老,亭亭直上倚法堂。”通过对比柏树与亭台,表达了柏树坚韧不屈的品质。柏树虽然年老色衰,但依然挺拔向上,与法堂相依,展现出一种高洁的气质。

颔联“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独有这一枝。”诗人将柏树比作九泉之下的孤魂,强调了柏树的独特性和坚强品质。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柏树的敬仰之情。

颈联“霜皮溜雨四十里,重洗春风手自匀。”诗人描绘了柏树在风雨中历经沧桑的外貌,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尾联“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独有这一枝。”诗人再次强调了柏树的坚韧品质和独特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万物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柏树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屈、高洁独立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