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龚实之

请缨未系单于颈,置火须然董卓脐。
列郡奔驰喧羽檄,圣朝哀痛下芝泥。
盟寒关陇无来使,春晚江淮有战鼙。
十载枕边忧国泪,不堪幽梦破晨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是人们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生活经历的艺术形式。具体介绍如下:

  1. 作品概述:《和龚实之闻虏人败盟》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黄公度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诗人听到虏人失败的盟约之际,通过对局势的描述和对友人的怀念,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2. 作者简介:黄公度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其诗歌以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语言见长。他的其他作品如《寄龚实之正言》等也显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政治现实的深刻思考。
  3. 作品主题:《和龚实之闻虏人败盟》的主题是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深情缅怀。诗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朋友忠诚友谊的赞颂。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刻的主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相联系,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5. 文化影响:《和龚实之闻虏人败盟》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也在历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是研究宋代文学和政治历史的重要资料,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参考。
  6. 现代价值:尽管时代变迁,但黄公度的这些作品依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们不仅是了解古代文学的窗口,也是探讨人性、友情和国家兴衰的宝贵资源。

《和龚实之闻虏人败盟》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黄公度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生活。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其中包含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