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总管相送至扫溪三十里夜雪中留别

相得诗人我与公,浙江从此隔西东。
年来已是难为别,更在山中风雪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姜总管相送至扫溪三十里夜雪中留别》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虞俦:虞俦(约公元1250年—约公元1349年),南宋著名诗人,以其丰富的诗歌作品著称。虞俦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生活情景,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与苏轼、黄庭坚等人齐名,被誉为南宋四大家之一。虞俦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不乏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的优秀之作,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的诗歌以意境高远、语言精炼、情感深沉著称,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虞俦的诗作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诗歌的宝贵资料。
  • 历史背景:此诗作写于宋高宗绍兴年间(约公元1131年—公元1162年)。这一时期,南宋面临着北方民族政权的威胁,国力衰弱。在这样的背景下,虞俦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格情操。虞俦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意义,成为研究宋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一麾又指浙西州,千骑东方且上头。已约好山供望眼,更烦飞雪送行舟。
  • 翻译为:我被任命去浙江西部任职,千名骑兵就要动身东去了。我已约定好青山来作为我们远望的目标,更希望飞雪能送我行舟。
  • 从诗句可以看出,虞俦被派往浙西任职,而千名骑兵即将出发。这里的“千骑”意味着队伍庞大,象征着朝廷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和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虞俦通过“已约好山供望眼”表达了自己对未来职责的期望和决心,以及希望通过山川美景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最后一句“更烦飞雪送行舟”,则巧妙地使用了飞雪这一自然现象,既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气氛,也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不舍和对新环境的期待。
  1. 主题与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告别与离别。诗人通过描绘浙西的景象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离别不仅是物理上的分离,更是心灵上的触动和成长。诗人在离开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重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离别,而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升华。
  • 虞俦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对飞雪的描述,他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追求,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虞俦的《姜总管相送至扫溪三十里夜雪中留别》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其精湛的写作技巧,也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深刻的共鸣。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反映,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