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宁国守沈察院九月严霜十五韵

九月十月交,卦应西北乾。
少昊犹执矩,玄冥遽行权。
庆元敦牂岁,夏无雨旸愆。
早禾既有秋,人斯望有年。
晚稻亦怀新,颖实相接连。
不间东南亩,宁分左右肩。
严霜忽早降,节候无馀暄。
黄熟乃无日,青乾空在田。
殆不如稊稗,那敢咏好坚。
造物岂弃遗,繄时失后先。
农夫亟欲诉,有司不谓然。
课无责之有,何异扼其咽。
使君恻兴念,官租为渠蠲。
作诗宽彼忧,至哉仁人言。
幸甚宣城民,信乎有二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宁国守沈察院九月严霜十五韵》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咏物起兴,抒发壮志,寄寓着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报效朝廷的迫切心情。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后改字公明,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和改革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是宋太宗朝进士,历任多职,官至右仆射兼中书令,在庆历新政时期担任宰相。他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念,主张革新政治、加强武备、减轻赋税、注重农业发展等。他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被后人誉为“文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的秋天,当时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路宣抚副使兼延州知州,负责抵御西夏的侵扰。在九月的时候,他来到延州,看到了严霜覆盖的大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七言律诗。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吾将独去观胡房。
风力既沉振河海,意气尚想横汾阳。
此时相望同千里,我亦乘流过咸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即将离开延州,前往观察敌情的决心。最后一句“我亦乘流过咸阳”,意味着他将像大鹏一样飞越千山万水,继续他的事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