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月交,卦应西北乾。
少昊犹执矩,玄冥遽行权。
庆元敦牂岁,夏无雨旸愆。
早禾既有秋,人斯望有年。
晚稻亦怀新,颖实相接连。
不间东南亩,宁分左右肩。
严霜忽早降,节候无馀暄。
黄熟乃无日,青乾空在田。
殆不如稊稗,那敢咏好坚。
造物岂弃遗,繄时失后先。
农夫亟欲诉,有司不谓然。
课无责之有,何异扼其咽。
使君恻兴念,官租为渠蠲。
作诗宽彼忧,至哉仁人言。
幸甚宣城民,信乎有二天。
【注释】
- 九月:指农历九月。
- 十月:指农历十月。
- 交:交错,指阴历和阳历的月份交错。
- 少昊:古代对东方天空之神的一种称呼。
- 玄冥:古代对北方天空之神的一种称呼。
- 庆元:南宋孝宗赵眘(xuán)的年号(1194-1197)。
- 敦牂:古代十二地支之一,与“仲秋”相对,指秋季。
- 夏无雨旸愆:夏季没有下雨和阳光的偏斜。
- 早禾:早熟的谷物。
- 人斯望有年:人民盼望丰收。
- 晚稻亦怀新:晚熟的稻谷也怀揣着希望。
- 颖实相接连:稻子的穗头相连不断。
- 不间东南亩:无论在东边还是西边的田里。
- 宁分左右肩:难道可以区分左右肩膀吗?
- 严霜忽早降:严霜突然提前降下。
- 节候无馀暄:节气没有余暑。
- 黄熟:成熟的庄稼。
- 青乾:干瘪的庄稼。
- 殆不如稊稗:恐怕不如稗草。
- 那敢咏好坚:哪里敢赞美结实的好麦。
- 造物:自然造化。
- 弃遗:抛弃。
- 繄:古语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惟”、“只”。
- 有司:官员们。
- 课无责之有:赋税没有追究百姓有的责任。
- 何异扼其咽:这和卡住喉咙有什么区别?
- 使君:指地方长官。
- 恻(chi)兴念:怜悯而深思。
- 官租为渠蠲(juān):减免他的赋税。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沈约所作。诗题中的“九月”,是指农历九月;“十月”,是指农历十月。这首诗是诗人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九月初四在宁国作《和宁国守沈察院九月严霜十五韵》时,应宁国府知府沈察院的请求而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一首反映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生活困苦,并呼吁减轻赋税、改善民生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第一句用平仄入韵,首尾两句用平仄起韵。整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感情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农民遭遇灾荒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此诗是作者在淳熙十四年九月应宁国府知府沈察院的请求所写,当时正值秋旱时节,诗人通过描写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生活困苦以及呼吁减轻赋税、改善民生的情景,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