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其一次方时父送春

一江渌净,算阅尽、燕鸿来去。便系日绳长,修蟾斧妙,教驻韶华未许。白白红红多多态,问底事、东皇无语。但碧草淡烟,落花流水,不堪回伫。
晴雨。陡寒乍热,清阴庭户。任诗卷抛荒,棋枰休务,寂寞风帘舞絮。我酌君斟,我词君唱,谁似卿卿箫史。拼酩酊,断送春归,恰好听鸠呼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郎神·次方时父送春》是宋代赵以夫创作的一首词,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的艺术表达。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诗词原文
  • 一江渌净,算阅尽、燕鸿来去。便系日绳长,修蟾斧妙,教驻韶毕未许。白白红红多多态,问底事、东皇无语。但碧草淡烟,落花流水,不堪回伫。
  • 晴雨。陡寒。
  1. 创作背景
  • 《二郎神·次方时父送春》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据资料显示,这首词是北宋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季节更迭的思考。赵以夫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其创作往往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1. 艺术风格
  • 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二郎神·次方时父送春》具有宋代词的特点,即注重音韵和谐与意境营造。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切体会。例如,“白白红红多多态”描绘了春天万物生长的景象,而“东皇无语”则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1. 文化意蕴
  • 在文化意蕴方面,《二郎神·次方时父送春》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还蕴含了对人生的哲思。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对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性。

赵以夫的《二郎神·次方时父送春》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