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甘露寺

漕河胶舟水流咽,水关著键行者歇。
大江伏槎卧长剑,万顷湿银寒不结。
蓬莱诸仙亦避寒,海门冥冥冻欲坼。
朔风吹晚雁叫空,蓬巷松杉崖石裂。
道人丈室最高处,地炉蒲团稳坐热。
我来乘闲不问道,方床相对无言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日游甘露寺》是宋代诗人蔡肇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冬天时,在甘露寺周围的景象和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漕河胶舟水流咽,
    水关著键行者歇。
    大江伏槎卧长剑,
    万顷湿银寒不结。
    蓬莱诸仙亦避寒,
    海门冥冥冻欲坼。
    朔风吹晚雁叫空,
    蓬巷松杉崖石裂。
    道人丈室最高处,
    地炉蒲团稳坐热。
    我来乘閒不问道,
    方床相对无言说。
  2. 诗歌解析
  • 景物描写:诗中描述了冬季甘露寺周边的自然风光。运河上的船只因寒冷而减缓速度,水关也成为了行人休息的地方。大江中停泊着的渔船像长剑一样横卧,万顷的水面被银装素裹,但并未冻结。蓬莱诸仙因为寒冷而躲避此地,海门处的海水因寒冷而显得更加阴沉。
  • 情感表达:作者通过描写这些景观,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静谧与宁静。他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求知或询问,而是选择静静地坐着,享受这一份宁静。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具体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在冬日中的闲适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敬畏和欣赏。
  1. 艺术手法
  • 用词选材:诗中使用了许多富有画面感的词汇,如“水关著键”、“大江伏槎”等,这些都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修辞技巧:整首诗采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所描绘的画面。
  1. 历史背景
  • 甘露寺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历史上甘露寺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但在重建后依然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
  •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学鼎盛时期,文人墨客辈出,蔡肇作为其中一员,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1. 文化价值
  • 《冬日游甘露寺》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观念。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 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独到见解和创新精神。
  1. 现代影响
  • 虽然这首诗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但它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许多人仍然能够通过这首古诗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这首诗恰好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寄托和慰藉之地。
  1. 教育意义
  • 将这首诗引入学校教材或课外阅读材料,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冬日游甘露寺》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展现了宋代的艺术成就,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后世读者的心。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历史的角度还是哲学的角度,这首诗都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