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园驿

使轺迢递到天涯,候馆迁延感岁华。
白发却攀临砌树,青条犹放过墙花。
悲来唯见金城柳,醉后曾乘海客槎。
欲问昔游无处所,晚烟生水日沈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耕园驿》是宋朝诗人蔡襄的一部诗词作品。该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与感伤情绪,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蔡襄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一定的成就。
  • 《耕园驿》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变迁的感慨。
  1. 作品原文
  • “使轺迢递到天涯,候馆迁延感岁华。”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旅途的遥远。
  • “白发却攀临砌树,青条犹放过墙花。”通过描写老人和孩子的形象,展现了一种岁月无情的主题。
  • “悲来唯见金城柳,醉后曾乘海客槎。”这里的“金城柳”和“海客槎”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可能代表了诗人对故乡或往昔的回忆。
  • “欲问昔游无处所,晚烟生水日沈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历之地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
  1. 主题思想
  • 《耕园驿》这首诗集中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通过对景物的描述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诗中的“白发”、“青条”、“金城柳”等意象,都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反映出宋代文人特有的忧郁气质。
  1. 艺术特色
  • 《耕园驿》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也有细腻的生活片段,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 该诗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空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1. 文化影响
  • 《耕园驿》作为蔡襄的代表作品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宋代诗词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诗中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使得《耕园驿》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耕园驿》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蔡襄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