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商调十二首(其六)

数夕孤眠如度岁。将谓今生,会合终无计。正是断肠凝望际。云心捧得嫦娥至。
玉困花柔羞抆泪。端丽妖娆,不与前时比。人去月斜疑梦寐。衣香犹在妆留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其六)》是宋代著名词人赵令畤的代表作之一。下面将详细展开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赵令畤,字景文,号侯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于世。
  • 时代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内心孤独和苦闷的社会现实。
  • 文化环境:在宋代,词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赵令畤的词作更是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 词作原文
  • 数夕孤眠如度岁:连续几夜的失眠,仿佛度过了一年的时间。
  • 将谓今生,会合终无计:以为今生能与你重逢,却始终没有办法实现。
  • 正是断肠凝望际:正值断肠之时,凝望着天际。
  • 云心捧得嫦娥至:想象中,云朵之心捧来了月亮。
  • 玉困花柔羞抆泪:如同玉般柔弱的花,羞涩地擦拭眼泪。
  • 端丽妖娆,不与前时比:端庄美丽,比之前更加妖娆。
  • 人去月斜疑梦寐:人已离去,月光倾斜,让人怀疑是梦境。
  • 衣香犹在妆留臂:衣服的香气依然留在了梳妆台旁。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此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等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相思之情。
  • 意象运用:使用了如“云心”、“嫦娥”等传统意象,增添了词作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同时,“玉”、“花”、“衣香”等物象的使用,也增强了词作的画面感和美感。
  • 语言风格:词作的语言优美,既有婉约派的特点,又不失豪放之气,体现了赵令畤词风的独特之处。
  1. 文学史地位
  • 代表作品:赵令畤的这一词作是其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宋代词坛的一种风格和水平。
  • 影响传播:该词作在后世被广泛传颂,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影响了后世许多词人的写作风格和创作理念。
  • 文化价值:作为宋词的代表之一,赵令畤的这首《蝶恋花》对于研究宋代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1. 阅读鉴赏
  • 理解词义:通过对《蝶恋花·商调十二首(其六)》的深入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 欣赏艺术手法:词中的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词富有诗意和艺术感。
  • 感悟人生哲理:通过对词作的解读,可以引发对人生、爱情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1. 学习实践
  • 深入学习:建议读者深入学习宋代文学,特别是诗词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蝶恋花·商调十二首(其六)》。
  • 实际应用: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 交流分享:与其他文学爱好者交流心得,分享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共同提升文学修养。

赵令畤的《蝶恋花·商调十二首(其六)》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的词作,也是宋代文学的一个缩影。通过学习这首词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特色和文学成就,同时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注解

「数夕孤眠如度岁」句:括「后数夕,张君临轩独寝」事。 将谓今生句:与后一句同括上文「(张生)由是绝望矣」事。 「正是断肠凝望际」句:与后一句同括「忽有人惊至。(张生)惊而起,则红娘敛衾携枕而至。抚张曰:至矣至矣,睡何为哉?并枕重衾而去。张生拭目危坐久之,犹疑梦寐。俄而红娘捧崔而至」事。云心,即仙境。元稹《莺莺传》:「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嫦娥,代指崔莺莺。 「玉困花柔羞抆(wěn)泪」句:与下二句同括「(崔莺莺)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之端庄,不复同矣」事。玉,代张生。花,代崔莺莺。抆,揩拭。 「人去月斜疑梦寐」句:括「是夕,旬有八日,斜月晶荧,幽辉半床。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也。有顷,寺钟鸣晓。红娘促去。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而去。终夕无一言。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耶」事。 衣香犹在妆留臂句:括「(张生)所可明者,妆在臂,香在衣,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茵席而已」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