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幽期惟恐误。恰到春宵,明月当三五。红影压墙花密处。花阴便是桃源路。
不谓兰诚金石固。敛袂怡声,恣把多才数。惆怅空回谁共语。只应化作朝云去。
蝶恋花 · 商调十二首(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其五)》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的是秋夜的景色和人物活动。
作者
周邦彦
创作背景
无相关信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景象的作品。全词以细腻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深秋时节的独特魅力。
- 开头:“碧云天,黄叶地”,这两句写出了天空的高远和树叶的颜色变化。“碧”形容天空的颜色,“黄”则描述了落叶的金黄色,给人一种宁静而凄美的感觉。这几句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秋天特有的忧郁与哀愁。
- 中间:“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时节江水、波光和雾气交融的画面。“秋色”象征着季节的更替,“连波
注解
「明月当三五」句:应前文「红娘复至,执彩笺以授张曰:『明月三五夜』」事。三五,即十五。
「红影压墙花密处」句:括「崔之东墙有杏花一树,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张因梯树而逾焉」事。 桃源路:用《桃花源记》及刘阮典。陶潜《桃花源记》曾载武陵人沿桃花溪泛舟,发现了世外桃源。又,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浙江剡县人刘晨、阮肇到天台采药迷路,被两位仙女邀至家中,结成夫妇,后两人思家求归,别仙女而去。后人常把两则故事加以牵合,称仙境为桃源,称遇仙女的刘、阮为武陵人。此处桃源路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兰诚:张生爱慕崔莺莺的真诚心意。兰,多喻君子,此指张生。
敛袂(mèi)怡声:对「(崔莺莺)则端服俨容」句。袂,衣袖。
恣(zì)把多才数:括「(崔莺莺)大数张曰:『兄之恩,活我家厚矣,由是慈母以弱子幼女见依。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泆之词。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而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诚欲寝其词,则保人之奸不义;明之母,则背人之惠不祥;将寄于婢妾,又恐不得发其真诚。是用托于短章,愿自陈启。犹惧兄之见难,是用鄙靡之词以求必至。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毋及于乱』」事。恣,尽情,肆意。数,责备。
「惆怅空回谁共语」句:括「(崔莺莺)言毕,翻然而逝。张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由是绝望矣」事。 朝云: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典。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