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下两修竹,翠色含烟新。
尽日肯相对,萧然如可人。
清风动摇虚,亦不厌我贫。
时时一相过,吹拂席上尘。
二物有嘉意,慰我穷悴身。
常观有道者,尚与鹿豕群。
奚必广团聚,鬨鬨如飞蚊。
清风与修竹,吾不失所亲。
砌下两修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砌下两修竹》是宋代诗人郑刚中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作者介绍:郑刚中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闻名于文坛。他的作品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宋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砌下两修竹》作为其作品之一,反映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诗歌原文:《砌下两修竹》原文如下:
砌下两修竹,翠色含烟新。
尽日肯相对,萧然如可人。
清风动动摇,亦不厌我贫。
时时一相过,吹拂席上尘。
二物有嘉意,慰我穷悴身。
常观有道者,尚与鹿豕群。
奚必广团聚,哄哄如飞蚊。
清风吹与修竹,吾不失所亲。诗意解析:《砌下两修竹》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之余欣赏翠竹的景象,通过对竹子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诗中“翠色含烟新”形容竹叶的颜色如同烟雾一样朦胧而清新,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尽日肯相对”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时刻的喜爱和留恋;“清风动动摇”则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现了风与竹之间和谐的关系;“亦有嘉意,慰我穷悴身”说明竹子的存在给予了作者精神上的慰藉。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
《砌下两修竹》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五言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郑刚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学习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