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下两修竹,翠色含烟新。
尽日肯相对,萧然如可人。
清风动摇虚,亦不厌我贫。
时时一相过,吹拂席上尘。
二物有嘉意,慰我穷悴身。
常观有道者,尚与鹿豕群。
奚必广团聚,鬨鬨如飞蚊。
清风与修竹,吾不失所亲。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篇《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竹为题,借写竹子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诗句与译文对照:
- 砌下两修竹(注释:在台阶下的竹林里)
- 翠色含烟新(注释:青翠的颜色好像带着烟雾一样清新)
- 尽日肯相对(注释:整天愿意相互面对)
- 萧然如可人(注释:清雅的样子好像一个可爱的人)
- 清风动摇虚(注释:清风轻轻摇动,使竹子显得空灵)
- 亦不厌我贫(注释:我也不嫌弃我的贫穷)
- 时时一相过(注释:时不时地过来看我一次)
- 吹拂席上尘(注释:吹拂掉席上的灰尘)
- 二物有嘉意,慰我穷悴身(注释:这两样东西有着美好的寓意,安慰了我贫贱憔悴的身心)
- 常观有道者,尚与鹿豕群(注释:常常看到有道的人,他们还是跟野兽一起生活)
- 奚必广团聚,鬨鬨如飞蚊(注释:何必要追求广泛的团聚呢?喧嚣的声音就像飘忽不定的蚊子)
- 清风与修竹,吾不失所亲(注释:清风和修长的竹子,我仍然保持自己的清高和尊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咏竹来表达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诗中的“修竹”象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纯洁的心灵。诗人通过描述竹子的生长状态、风姿以及与其他物品的互动,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遭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