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困暑湿,众谓如蒸炊。
惟我坐幽堂,心志适所怡。
开窗面西山,野水平清池。
菱荷间蒲苇,秀色相因依。
幽禽荫嘉木,水鸟时翻飞。
文书任讨探,风静香如丝。
此殆有至乐,难令俗子知。
【注释】:
- 书斋夏日:夏天在书房里。
- 五月困暑湿:五月是炎热的夏季,湿热难耐。
- 众谓如蒸炊:大家都认为像蒸气一样闷热。
- 惟我坐幽堂:只有我坐在幽静的书房里。
- 心志适所怡:心情舒畅,意趣盎然。
- 开窗面西山:打开窗户面向西边的山。
- 野水平清池:野外的池塘水很清澈。
- 菱荷间蒲苇:菱角和荷花之间长着蒲苇。
- 秀色相因依:美丽的景色相互依靠。
- 幽禽荫嘉木:幽雅的鸟儿在好的树木下栖息。
- 水鸟时翻飞:水鸟有时在水中翻飞。
- 文书任讨探:文书可以随意查阅。
- 风静香如丝:风吹来花香如线般细长。
- 此殆有至乐,难令俗子知:这样的快乐大概只有圣人能体会,一般人难以理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天独自在书房中读书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首句“五月困暑湿”,直接点出了天气的炎热。接下来的“唯我坐幽堂,心志适所怡”则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他超脱世俗、独立思考的性格。
接下来的四句主要描述了书房内外的景象。“开窗面西山,野水平清池”展现了作者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宁静与享受;“菱荷间蒲苇,秀色相因依”则进一步描绘了书房内外的美丽风景。这些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下文的情感升华做好了铺垫。
五、六句“幽禽荫嘉木,水鸟时翻飞”则转向了书房内的生物,描绘了鸟儿们在树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两句“此殆有至乐,难令俗子知”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乐趣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这种乐趣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和欣赏的。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书房中的自然景致和人物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