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卢载

三百年来无作者,杜陵气象久焦乾。
纵吟一夜鬼神哭,开卷满天星斗寒。
浑脱无踪宜造化,尘泥有意污波澜。
伤怀刻句无人会,寄与江南庾信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卢载》是宋代著名诗人郑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较高的造诣,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将详细介绍郑獬的《酬卢载》:

  1. 作者简介: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使得他从小寄居于此,后因家族背景和才华得以进入科举考试。他的诗歌创作多有佳作,其中《酬卢载》是他代表作之一。

  2. 作品原文

    三百年来无作者,杜陵气象久焦乾。 纵吟一夜鬼神哭,开卷满天星斗寒。
    浑脱无踪宜造化,尘泥有意污波澜。 伤怀刻句无人会,寄与江南庾信看。

  3. 诗意解析

  • 三百年来无作者:表达了自杜甫以来,很少有诗人可以超越杜甫的境界和风格。杜甫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严谨的艺术手法著称,而郑獬认为在他之后,没有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 纵吟一夜鬼神哭:通过“纵吟”这一动作,诗人表达了自己深夜独自吟咏时的感慨和哀伤,如同鬼神在哭泣一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世事的感慨。
  • 开卷满天星斗寒:形容打开书本时,仿佛天空中布满了闪烁的星星,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文字之美的深刻感悟。
  • 浑脱无踪宜造化:这里的“浑脱”指的是混沌、未成形的状态,强调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应该不受约束,随意流淌,符合天地自然的造化。
  • 伤怀刻句无人会:表达了诗人对诗句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但似乎无人能够理解或欣赏这些诗句背后的深意,反映出一种孤独感和个人情感的无奈。
  • 寄与江南庾信看:通过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寄送给江南的庾信(即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表明自己的作品虽美,但仍有待更高层次的人来发现和赏识。
  1. 文化价值
  • 文学成就:作为宋代诗人,郑獬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酬卢载》展现了他对于古代诗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个人情感表达的重视,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特点和审美追求。
  • 艺术特色:在《酬卢载》中,郑獬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将“鬼神哭”与“星斗寒”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他还善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历史意义
  • 反映时代精神:郑獬的诗歌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人的精神追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变迁。
  • 传承文学传统: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郑獬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学理念和审美追求,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看到《酬卢载》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郑獬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