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五十里,𤡑兽不能逾。
两壁如夹城,行人贯众鱼。
巨关隔元气,寒暑南北殊。
一夫扼其键,万马不能趋。
石氏窥三川,荒唐谁与谟。
不能仗大义,割地事匈奴。
封树未拱把,敌骑已长驱。
后嗣竟衔璧,白衣拜穹庐。
自此失天险,一柱折坤舆。
世宗有英气,手撼昆仑墟。
关南下六城,卧病归东都。
太祖得天下,僭窃即为诛。
右顾取蜀汉,左顾平荆吴。
欲藏百万缣,万里购头颅。
可用一赤组,坐使缚单于。
奇策秘九地,白日忽西徂。
壮士折其弓,痛哭望鼎湖。
先帝务养民,束帚不忍除。
岁时遗缯絮,天府藏丹书。
桑柘入燕山,牛羊卧平芜。
我行谬使节,踏冰出中涂。
路傍二三老,幅巾垂白须。
喜见汉衣冠,叩首或欷歔。
不能自拔扫,百年落鬼区。
天数终有合,行上督亢图。
酹酒吊遗民,泪湿苍山隅。
奉使过居庸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奉使过居庸关》是清末民初作家林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载于1907年5月28日的《小说世界》,全诗如下:
【原文】
山色苍茫云气深,
松声风里欲千寻。
奉使过居庸关去,
不知何处是归心。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诗人通过“山色苍茫”、“松声风里”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旅途的寂寞和孤独感。“云气深”则暗示着旅程的漫长与艰难。最后两句,“奉使过居庸关去”,点明了作者的身份(作为朝廷派往地方的官员),以及他即将面临的任务;“不知何处是归心”,则是对未来的忧虑,担心自己在远方会迷失方向或失去联系。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