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
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
题画兰
介绍
。
《题画兰》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兰花的高洁品格和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雅脱俗的画面,通过描写兰花的姿态、颜色以及它在风中的摇曳,展现了兰花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通过对兰草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哲理的理解: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内心的高洁和坚韧不拔。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富有韵律感,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如“碧玉”与“白莲”的对比),突出了兰花的独特魅力。同时,“兰草幽香自远闻”,更是将兰花的香气比作自然界的芬芳,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和哲理深度。
总的来说,《题画兰》是一首充满诗意且富有哲思的作品,通过描绘兰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
相关推荐
注释: 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常常低头向古代的圣人询问,你究竟是谁来到这个人间。羲皇指的是古代的圣人尧舜禹等人,他们被尊为古代的圣人。这里的“俯首问羲皇”,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汝是何人到此乡。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来自哪里,你是从哪里来到这里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里的“汝是何人到此乡”
诗句解析 1 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反思,即追求不一定得到,不追求可能反而得到了。这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2. 老眼空阔,清风万古:描绘了一个老人的眼睛(象征智慧和经验)宽广无垠,而清风则象征着永恒和不变。 译文 在追求与不追求之间,我找到了生活的平衡; 岁月如梭,但那永恒的清风永远陪伴着我。 注释 - 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这句话反映了一种生活哲学
【注释】 九畹:指郁郁葱葱的园林。光风:和煦的风。九畹光风转:形容园中的景色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重岩(yán):层叠的山石。坠露香:山花上沾着露珠,散发出阵阵清香。 紫宫:神话传说中昆仑山的主峰玉京,是天帝所居之地。太乙:道教传说中的天帝名号。 瑶席:美玉做的座位,这里指帝王的席位。荐(juàn)琼芳:进献美玉般的花朵。 【赏析】 此诗为咏颂画中兰花之作。前两句写画中之景
赵管才高柳絮风,水晶宫里画幽丛。 秋来纫作夫君佩,笑杀回文漫自工。 注释:赵管的才华高超得如柳絮之风一般飘渺,他在水晶宫中绘制了一幅兰花图。秋天到来时,她将这幅画纫制成了一对佩饰,送给了自己的夫君,让夫君佩戴上它。夫君看到这幅画后,忍不住笑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在回文中绣制的图案反而更加精巧了。 赏析:此诗以赵管的才华为引子,描绘了她绣制兰花的过程,并巧妙地运用了回文和“柳絮”等关键词
《题画兰》是明代廷俊的作品,画面描绘了一幅兰花。诗句“绿叶微风际,清香小雨馀”形容兰花在微风中摇曳,雨后依然散发着清新的香气。而“湘江春水阔,愁杀楚三闾”则通过描写湘江的广阔,表达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译文是这样的: 绿叶随风微微摇曳, 雨后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湘江的水波浩渺宽广, 让我想起故乡的楚地。 注释: - 绿叶微风际:描述兰花在微风中摇曳的样子。 - 清香小雨馀
【注释】 “手培兰蕙”:指亲自栽培兰花。兰花,又称兰草、兰亭,是香花之一。“两三栽”,二三年。 “日暖风微”:天气温暖和煦,微风徐徐吹来。 “次第开”:逐渐开花。次第,依次,按次序地。 “坐久不知香在室”:坐得久了,却不知道香气从哪儿散发出来。 “推窗时有蝶飞来”:推开窗户,时常看到蝴蝶飞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自己亲手培育兰花的情状。诗的前两句写诗人自己亲手培育兰花的情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中的画面。画面中的兰花香气四溢,清冷的露气令人感到寒冷,三湘的月落,留下了泪痕。 楚天宽广无边,秋天的景象也显得无限辽阔。然而,谁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吟唱呢? 注释: - 九畹香清露气寒:指画中的兰花香气四溢,清冷的露气令人感到寒冷。 - 三嵒月落泪痕乾:指三湘的月落下后,留下了泪痕。 - 楚天空阔秋无际:指楚天宽广无边,秋天的景象也显得无限辽阔。 - 谁复行吟泽畔看
注释:幽静的山谷中生长着芬芳的兰花,它的风姿宛然,如同一位佳人。我思念着那位公子,他在湘江日暮时分离去。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兰花在湘江边盛开的画面。首句“芳兰在幽谷,宛宛风前姿”,描写了兰花生长在幽静的山谷中,它的花姿优雅,如风前的倩影。次句“何处思公子,湘江日暮时”,诗人在湘江边思念那位公子,他可能在黄昏时分离开。整首诗以兰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公子的思念之情
【注释】 题画兰:题写于画上的兰花。媚:媚人,指花卉艳丽迷人。傲幽独:高洁而孤芳自赏,不随俗。奇石:怪石。与世谁相知:世上有谁会了解我。相知:了解、相识。古木:指老树。【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作者用“众芳各自媚”的笔触,写出了百花争春、各逞娇妍的特点,然后以“惟兰傲幽独”一笔点明主题,突出兰花的高洁、孤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从而赞美了兰的高风亮节。全诗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清新自然
诗篇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和赞美画中的兰花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不仅描述了兰花的美丽,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与注释: 1. 盈盈秋水写潇湘 -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致,用“盈盈秋水”形容水波荡漾,清澈透明,如同秋日的湖面。这里的“写潇湘”则可能是以画中之景来象征诗人心中的某个特定地点或情感背景。 - 注释:“盈盈”通常指水面宽广且平静
注释: 题画兰花已经长成了一行,山中的意味无穷无尽。 坚贞自持而不随波逐流,为何要和群芳斗艳。 赏析:《题画兰》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兰”为题,赞美了兰花的高雅品格,并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高洁的人格追求。首句写兰花已经长出,次句写兰的香气,最后两句写兰花不与花争春,而是独自傲霜,凌寒绽放,清香四溢。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下是对《题画兰》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疏疏花叶墨痕乾":稀疏的花叶在墨水痕迹干后显得更加明显。 - "刚欲平章下笔难":想要下笔描绘,却觉得难以把握。 - "尽道香为王者贵":人们都说兰花是高贵之物。 - "几人解共牡丹看":有几人能够理解并欣赏牡丹之美? 2. 译文: - 疏疏的花叶和墨水的痕迹使得画面更显突出。 - 尽管想要下笔描绘,但感觉无从下手
细雨侵窗古砚凉,挥毫兰蕙满书堂。 素屏绕榻占清梦,墨沈临风散祖香。 阆苑有花春百亩,空山结佩楚三湘。 是谁臭味从吾好,入室同心两坐忘。 注释: - 细雨侵窗古砚凉:窗外的细雨轻轻打在窗棂上,使得书房中的砚台也感到了一丝丝凉意。 - 挥毫兰蕙满书堂:诗人挥笔泼墨,将兰花和蕙草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整个书房都充满了这些花卉的气息。 - 素屏绕榻占清梦:白色的屏风环绕着书桌,仿佛它们占据了梦境
【题解】:这是一首题画诗。“我”是作者自指,因为作者在写自己的作画过程。 【注释】:几叶淋漓草带真——几片叶子淋漓地带着草的气息。 有人挥洒诩传神——有人挥毫泼墨,把花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诩(xǔ):夸耀,形容人说话夸大其词。 何时收取花间露——什么时候才能把花蕊上晶莹的露珠收集起来呢?收:收藏。 为我毫端洗俗尘——用笔洗刷掉世俗尘埃,使作品超凡脱俗。毫:笔尖。 【赏析】
诗句解读:不画凡花只画兰,丰神无异作书难。如今也看𧹬𧹛好,笑未当初学牡丹 1. 诗词原文与注释: -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 如今也看𧹬𧹛好,笑未当初学牡丹。 2. 诗意解析: - “身在千山顶上头
注释:清晨的露水还湿着未干,轻轻地风绕着雕栏。 不需要幽人在旁欣赏,只此丰标秀可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卷。诗人以清露、轻风为景,形象地描绘出清晨的景象。通过“晓未干”和“细萦绕”等词的使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最后一句“不必幽人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题画兰 彼美在空谷,离立含冰霜。 地幽作花早,春风生古香。 盈盈一涧水,孤客遥相望。 不采何忍舍,采之用无方。 愿得赠之子,佩以罗绮裳。 中道勿捐弃,千载留芬芳。 注释与赏析: 第1、2句: - 解释: 描写了兰花的美丽和它在空灵的山谷中的独立存在,它带着冰霜般的纯洁和坚强。 - 赏析: “彼美”指的是美丽的兰花,“在空谷”表明其高洁脱俗,远离尘嚣
这首诗描述了画中的兰草生长在山顶上,周围环境幽静,虽然有浮云飘过,但并不影响它的美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丽景象的喜爱和感慨。 诗句释义: 1.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 身体坐落在高山之巅,岩石间深藏缝隙里香气浓郁。 2.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 尽管有云彩在空中飘动,但我到来时它们并不知晓,离去时也留不下痕迹。 译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
【注释】 棘心、兰意:比喻人的品德。棘心,比喻人的品行坚贞,像荆棘一样;兰意,比喻人的志节高洁,如兰花一样。天公:指自然造化,天帝。磨诘可:磨而不薄,诘而不屈。天女伴波旬(pǐ): 天女,即仙女,波旬为古印度神话中的魔王,此处指佛家所斥的外道恶神。 【赏析】 这是一首写画诗。诗中通过赞美画上梅花和画外梅花来抒发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四句,每句都紧扣梅花,用不同的手法表现梅花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