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侵窗古砚凉,挥毫兰蕙满书堂。
素屏绕榻占清梦,墨沈临风散祖香。
阆苑有花春百亩,空山结佩楚三湘。
是谁臭味从吾好,入室同心两坐忘。

细雨侵窗古砚凉,挥毫兰蕙满书堂。

素屏绕榻占清梦,墨沈临风散祖香。

阆苑有花春百亩,空山结佩楚三湘。
是谁臭味从吾好,入室同心两坐忘。

注释:

  • 细雨侵窗古砚凉:窗外的细雨轻轻打在窗棂上,使得书房中的砚台也感到了一丝丝凉意。
  • 挥毫兰蕙满书堂:诗人挥笔泼墨,将兰花和蕙草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整个书房都充满了这些花卉的气息。
  • 素屏绕榻占清梦:白色的屏风环绕着书桌,仿佛它们占据了梦境,使人在醒来后仍然沉浸在那份宁静之中。
  • 墨沈临风散祖香:黑色的墨汁随着清风飘散,仿佛带着古人留下的香气,让人仿佛能闻到那古老的气息。
  • 阆苑有花春百亩:阆苑中有盛开的花朵,春天里花朵绽放如同百亩良田般广阔。
  • 空山结佩楚三湘:山中寂静无声,只有佩玉的声音回荡,让人仿佛置身于楚国的三湘之地。
  • 是谁臭味从吾好:是谁的品味与我相同呢?这里的“臭味”并不是指不良的气味,而是形容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
  • 入室同心两坐忘:当我们一起进入书房,心意相通,忘却了外界的一切烦恼,只有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赏析:
郑板桥的这首诗《题画兰》,不仅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兰花的优雅形象,也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独特魅力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引人深思。

首联开篇即点明位置:“身在千山顶上头”,以高远的视角展现了画家所在之景,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高度自省。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顶的景致,“突岩深缝妙香稠”,不仅描绘了兰花生长的环境,更通过“妙香稠”三字,赋予了兰花以超凡脱俗的气质,令人不禁赞叹其香气之浓郁,宛若仙境般的存在。颈联则由山下的风景转向室内的雅集,诗人的目光由外而内,由远及近,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一个更为私密、和谐的空间——“素屏绕榻占清梦”,这里,兰花成为了一种心灵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诗人心中的一种寄托和追求。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趣:“是谁臭味从吾好,入室同心两坐忘。”这句诗既是对前文诗意的总结,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志同道合者的珍视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