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从洙泗溯渊源,更向图书究本原。
星斗心胸天亦小,缥缃糟粕卷空繁。
诗敲晴雪看文藻,座入春风仰笑言。
樗栎我惭依玉树,愿将绳墨就班门。
【注释】洙泗:即洙、泗,古代的两条河流。溯:逆流而上。图书:指经书。星斗:比喻胸怀。缥缃(piāo shāng):指书籍,也指书卷。糟粕:比喻粗鄙浅薄。文藻:文学才藻。诗敲晴雪:形容吟诗时心情愉快。座入春风:意指受到春风的吹拂。玉树:这里用来形容人品德高尚。樗栎(chū lì):树木名,这里借喻自己。我惭依玉树:我惭愧地依附在玉树上。成语“玉树临风”原指美玉立于风雨中,比喻高洁的仪表。绳墨:木工用的墨线,用来纠正曲直,引申为法则和标准。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由七个字组成。前两句写读书治学的过程,后两句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开头两句是说,我从洙、泗二水开始,一直追溯到源头,又进一步钻研经书,研究本源。“洙、泗”指的是两条发源于山东曲阜的大河,是儒家文化的起源之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的精神。
接下来两句是说,我的心胸就像天上的星星、北斗七星一样小,而书中的糟粕却像书卷一样繁多。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精深与浅薄的对比感受。诗人认为,真正的学问应该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明亮,不应该被琐碎的糟粕所迷惑。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于浅薄的不屑一顾。
第三句是说,我常常在晴朗的雪天吟诵诗歌,欣赏文人的文采;我也经常坐在春天的微风中,聆听别人的言谈笑语。“晴雪”指的是雪后的晴朗天气,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吟诵诗歌,表现出了他对于诗歌的喜爱和对于文人的敬仰。“春风”则是指春天的微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聆听别人的言论,表现出了他的谦逊和对于他人智慧的尊重。
最后两句是说,尽管我像樗木和栎木那样粗糙,但我仍然感到羞愧,因为我依赖着玉树般的人才。“樗栎”指的是粗糙的树木,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品格。“玉树”则是对人才的美称,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谦虚以及对人才的珍视之情。他认为,自己虽然资质平凡,但仍然希望能够得到有才能的人的帮助和指导。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治学过程的描述和对自己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于他人的尊重。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的评价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