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卿初凿琅琊溪,忆当大历六年时。
欧阳今疏幽谷泉,复在庆历之六年。
两公相望几百载,中间游客常比肩。
山神爱惜第一境,邂逅知者方流传。
乃知胜事未有尽,可怜岁月犹依然。
穿云斸苔色澄澈,宝镜霜刃光蜎蜒。
岩前滥觞如可鉴,山下积石还成川。
如公好事诚难得,推公此心人莫识。
且如泉源在污泥,谁道汲引非人力。
作诗刻石歌泉池,欲问何似阳冰题。
幽谷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幽谷泉》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文学角度来看,《幽谷泉》体现了欧阳修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深切感受。诗中通过“深谷窅无底,空闻泉水哀”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诗人不仅描述了泉水的声音和景象,更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这种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使《幽谷泉》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和哲学的探索。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幽谷泉》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时因秋日照,微见碧萦回”中的“碧萦回”形象地描绘了泉水在秋日阳光下的流动状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同时,诗中的“非人境,胡麻何处来”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反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辨性。
从文化背景来看,《幽谷泉》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倾向和文化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人文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
从教育意义来看,《幽谷泉》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艺术造诣,还能从中汲取到人生智慧和道德启示。如诗中所表达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思想,至今仍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幽谷泉》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文人风采,还能够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