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落花香满泥

春去如流水,落花忙又忙。
晴泥空满眼,陈迹尚馀香。
无计留枝上,愁人香路旁。
雨馀金谷土,风动马嵬囊。
拾翠遗鸿爪,飞红入燕梁。
遥怜妆堕马,寸步断人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景落花香满泥》是宋代诗人刘辰翁的作品,全文如下:花落秦虞兮,纷纷东复西。举头无霁日,满地是香泥。红雨愁如海,絮风飘上堤。这首诗通过对春去的景象描绘和对落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日消逝的哀愁和对时光无情的感慨。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刘辰翁(1232年-1297年),字会孟,号归来子、龙性道人,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诗词原文与解析:在《春景》的第一首中,“花落秦虞兮,纷纷东复西”表达了春天花朵凋零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举头无霁日,满地是香泥”则描绘了春去后,天空依旧阴沉,满地都是落下的花瓣,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第二首中的“晴泥空满眼,陈迹尚馀香”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失落感,春日的晴空下,只有满眼的泥土和飘散的香气,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3. 文化背景:《春景落花香满泥》创作于南宋末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诗中通过春去秋来的自然景象,隐喻了国家的衰败和社会的不安定。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绪。

《春景落花香满泥》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沉情感和历史思考的作品。通过对其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欣赏到诗歌的艺术美,还能从中体会到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